党委书记马长世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报告会
6月11日下午,党委书记马长世在图书馆大报告厅为优秀学生代表和全院学工干部作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报告会。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相关同志,学生工作处、团委全体教工,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以及2015年党校发展对象培训班和青马班全体学员一同聆听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副院长王卫兵主持。
马书记在报告中深入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精辟论述了新时期为什么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剖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以及青年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问题。
马书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土沃壤和厚重根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族文化的力量。以儒家、道家、释家为代表的中华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与补充,彼此渗透与包容,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构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承接了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以及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批判性借鉴。
马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全体社会成员形成的共识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精髓,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马书记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息息相关。从个体发展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完整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健全人格的养成,必须修炼意志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具有导向作用。作为一种科学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从国家发展角度看,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潮更加多元多样多变,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对中国的文化渗透也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展和延伸,以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冲突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突出现象。我国要时刻警惕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的文化渗透,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抵御西方的价值观颠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与导向作用,构筑起中华民族奋发向上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的巨大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撑。
马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三个层次的价值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国家、社会、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融汇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随后,马书记引经据典,以大量事实,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详细阐述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内涵。
马书记强调,我院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勤学知识,求得信仰。要以思想指导行动,自觉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勤于思考,注重方法。要学会思考分析,掌握修炼方法,明辨是非善恶。三是提升修养,实践道德。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在道德实践中培养控制行为的能力。四是知行合一,实干奉献。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个人价值。
王卫兵副院长在主持报告会时指出,马书记的报告为我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发展正能量指明了方向。他希望全院师生要深刻理解马书记的讲话精神,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推己及人,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表率。
(党委组织部、团委)
报告会现场
学院党委书记马长世讲话
学院副院长王卫兵主持会议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