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处的位置: 首页  海院新闻  杏耀线路测速中心

学校举行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专业集群领航计划启动暨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培训会

发布作者: 发布时间: 18-09-05浏览( 2786 )

    8月30-31日,学校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专业集群领航计划启动暨专业负责人培训会在小报告厅举行。党委书记马长世、校长刘红明、副校长陈晓琴及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质量管理与评估处和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及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陈晓琴主持。

    陈晓琴做开班动员讲话。她指出,专业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最为标志性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活动的载体和基础单位,既反映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是院校资源配置的基本指向,专业建设无疑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建设一批代表和反映办学实力和水平的专业和专业群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的认识与追求。专业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之需,更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之路。打造一批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是学校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需要各位专业带头人、负责人、骨干力量群策群力。

    本次培训分专家报告和专业群负责人汇报交流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共邀请了四位国内高职教育界知名专家,从宏观层面国家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的政策解读,到微观层面国际范式专业建设内涵与实践的经验分享,专家们的报告让全体参培教师受益匪浅。

    前南京林业大学正校级调研员史国栋教授以《专业为王-与专业负责人共商》为题,以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十二大问题为切入点,从如何认识、如何行动和未来专业建设走向三大维度,系统剖析了学科、专业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归纳出专业建设的要素及专业建设的标准,进一步提出应当以专业群、专业集群为路径开展专业建设工作;对于专业建设的未来走向,提出专业负责人应当以专业竞争力提升为核心,立足“产学研合作、课程和职业能力”三个维度,引导“学校使命、学生成长通道和理念”三个高端,保障“内部治理、教师发展和课堂教学”三个有效,成就“视野、胸怀和能力”三种魅力。

    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周凌波研究员围绕《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范式和实践》主题,从高职建设历史进程、高职建设时代转折、“特色高水平”高职建设任务确定和高职教学成果奖分析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特高”时代到来所需的高定位和高立意的内涵;同时结合本科教育动向、高职专业标准的范式、“特色高水平”时代要求和“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实践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特高专业建设中新范式和新实践的方向。

    黑龙江职业学院副院长王明海以《OBE助推专业建设》为题,以“重生”“淘汰”两词为开篇,系统介绍了黑龙江职业学院OBE改革起因和实践经验,并就培养目标确定、核心能力研定、建立课审机制和成果导向多元评量等四个方面重点介绍了OBE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路径。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副院长杨前华以《国际范式的专业建设与实践经验分享》为题,以通信专业为例从专业培养目标及核心能力制定、专业核心能力指标分解、课程体系重构、建设关注点和收获与体会等五个方面分享了南信院借鉴悉尼协议范式开展专业建设的经验,并指出专业培养目标的修订、毕业要求的制定是基础,分解至能力指标、对应课程、赋值权重是前提,课程体系的微调重组、课程内容的更新是关键,教师全员全程参与是保障等建设心得。

    在专业群负责人交流分享阶段,陈晓琴从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形势与要求切入,系统阐述了高水平专业的内涵特征,重点围绕专业布局调整、专业协同与集群发展、借鉴悉尼协议范式建设一批骨干专业以及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等四个方面,阐述并部署专业集群领航计划的目标、任务以及举措。随后,七个二级学院院长分别交流了专业群建设的目标、思路、内容与重要举措。

    最后,刘红明做总结讲话。他认为各专业群建设思路清晰,内容详实,非常精彩;同时要求各二级学院进一步厘清每个专业、每个专业群,以及集群之间的关系,谁领航,谁支撑,谁拓展。他指出当前学校正处于发展转型提升关键节点,希望全体教职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提升战略,优化策略;聚焦核心,突出主线;系统思维,顶层设计;扎实推进,持续改进。相信以专业领航计划建设为启航,一定可以把高水平院校建设这条大船行稳致远,一定能够利于不败之地。

(教务处)

 

党委书记马长世参加培训会

校长刘红明做总结讲话

副校长陈晓琴做开班动员讲话

史国栋教授作《专业为王-与专业负责人共商》报告

周凌波研究员作《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范式和实践》报告

王明海作《OBE助推专业建设》报告

杨前华作《国际范式的专业建设与实践经验分享》报告

培训会现场